- · 《青年探索》期刊栏目设[06/30]
- · 青年探索版面费是多少[06/30]
- · 《青年探索》投稿方式[06/30]
立足强县域,一个西北小县的引才探索(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让专业人才回流县域 实打实举措,搭建创业发展平台 引进来还要用得好。漳县引进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按照甘肃省相关规定,可享受提前晋升待遇
让专业人才回流县域
实打实举措,搭建创业发展平台
引进来还要用得好。漳县引进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按照甘肃省相关规定,可享受提前晋升待遇。解决职务待遇方面,也提前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并优先推荐提拔使用。此外,还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制度,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先纳入党委联系服务专家重点范围,定期走访慰问。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座谈交流会,了解掌握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问题。
漳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的类型多样,“既有粮食作物,也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既有传统种植业,也有高山草甸畜牧业。”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急需农业科技人才,主攻种子研究,孙莉莎觉得自己在漳县大有可为。
在扶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当下,很多欠发达地区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强县域更是重要发展战略。而一些西部不发达地区发展面临最重要的难题是人的问题,人才的流失、人口的流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张十铨是漳县人,4年前从昆明理工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不知道回家能干什么”,就在兰州一家传媒公司工作了两年。去年9月,他回到了家乡,作为引进人才加盟漳县融媒体中心,既做记者又当编辑。
漳县人才引进主体为全县事业单位,重点是学校、医疗卫生、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通过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方式,重点引进草畜、林果、中医药、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度开发领域,以及现代农业、教育卫生、城市规划及管理、水电水利、新闻广播、环境工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网络信息技术、财务审计及法律工作等领域急需紧缺的人才。
回到家乡后,27岁的张十铨觉得“浑身都有劲儿”。在县融媒体中心工作,张十铨每天都奔走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用笔和镜头见证着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
去年,漳县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从职称待遇、生活保障等6个方面提供政策保障,鼓励各方面人才来这里创业。
同样来自定西市安定区,去年,90后女孩马晶也作为引进人才来到漳县,在县中医院针灸科负责给病人拔罐、扎针、拔针等,加强了中医针灸力量。
今年1月,张十铨住进了新建成的人才公寓,64平方米的公寓包含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因为县上保障有力,我们这些人再也不用为租房、搬家这些琐事发愁。”
依托专业人才队伍,漳县推行专家人才“包抓帮带”责任制,全县83名农牧专家对接联系种养殖合作社135个、专业养殖村5个,通过手把手、面对面技术指导,进一步加快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同时,推行“项目+产业+人才”联动机制,把新型经营主体的产业扶贫、实用技术人才支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贵清山花卉苗木、盛世油用牡丹、优质核桃、设施蔬菜种植等有较大规模的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实用人才产业融合体37个。
——————————
去年以来,漳县引进了83名紧缺人才,其中不乏“双一流”名校毕业生。这批专业人才的到来,正潜移默化改变着漳县的发展环境,漳县也在全力为青年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
去年秋天,27岁的定西市安定区女孩孙莉莎入职漳县农业农村局。孙莉莎本科学的是种子科学与工程,研究生主攻农艺与种业。
“最新人口普查显示,漳县县域人口在流失,人才流失也十分明显,这无疑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漳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永明看来,做好人才工作,优化发展环境,事关漳县长远发展,也恰逢其时。
漳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常住人口16万余人,曾经很长时间,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20年2月,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摘帽。
到漳县工作后,马晶也是好事不断,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男朋友也是2021年引进的人才,和她一样在漳县中医院针灸科工作。
“从校园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自己所学能为农民带来增收希望,改变他们的生活,觉得很有意义。”目前,按照引进人才培养方案,孙莉莎正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工作,熟悉全县的农业生产情况。下一步,她将在种业服务中心开展种子资源搜集、检验,根据漳县农业生产条件,研发适合当地的农作物种子。
文章来源:《青年探索》 网址: http://www.qntsbjb.cn/zonghexinwen/2022/0906/1224.html